學習教練技術能夠幫助企業經理人掌握“以人為本、以結果為導向”的教練式對話的輔導流程,擺脫以往指導式的管理模式,用“激勵”代替“指令”,用“提問”代替“給答案”,幫助員工創造愿景和目標,并且開發多種策略來實現這些目標。在與員工合作/共創的過程中,提升員工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,獲取他們在工作中的最大效能,基于個人成長及領導力的全面提升,促使有效地貫徹公司戰略,大幅度提升組織的經營績效。
企業中高層
一、介紹“教練”及教練技術的起源
1、 教練 vs. 經理人
2、 什么是教練?
3、 教練技術起源,TimGallwey P=p-i公式
4、 教練輔導歷程(RobertDilts)
5、 教練與其他角色(導師、顧問、培訓師及心理咨詢)的不同
二、教練型經理人在企業的角色
1、 針對領域-組織變革、關鍵員工的能力發展
2、 進行“能力發展”的對話流程
3、 差異比較-“解決問題”vs.“發展能力”的對話
4、 如何設定“發展能力”的目標
5、 協助教練對象完成PDP(personaldevelopment plan個人發展計劃)
三、介紹教練基礎能力
1、 教練四能力-傾聽、提問、反饋、認可
2、 “傾聽”- 有效傾聽的三大要素及四大障礙
3、 傾聽練習-個人及3人小組
4、 “提問”- 提問準則Do’s &Don’t’s
5、 教練提問四步驟-“要什么、是什么、為什么、做什么”
6、 演練-教練提問四步驟 - 主題-如何育成“教練型經理人”,① 從自身角度,② 從組織角度
四、教練輔導實驗室
1、 現場教練對話示范
2、 三人小組模擬教練輔導-輪流擔任①教練型經理人,②被教練者,③觀察員。
3、 演練結束后互相反饋,講師點評
五、教練式領導力成長營項目(Coaching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, CLDP)
1、 CLDP教練項目結構介紹及CLDP成效模型
2、 “關鍵員工能力”提升效果排名
3、 案例分享-CLDP項目
4、 教練的效益
六、收獲/總結
1、今天學到什么?留意到什么?體驗到什么?
2、分組討論-如果成為“教練型經理人”,能夠為自己、下屬和組織帶出什么價值?
1月 | 2月 | 3月 | 4月 | 5月 | 6月 | 7月 | 8月 | 9月 | 10月 | 11月 | 12月 |
---|